2025年7月4日,智能制造工程学院“赤芯智控,匠筑乡程”三下乡实践队奔赴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在古老文明现场感知历史脉动,探寻智能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之道。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的队员们上午抵达陶寺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讲解下,实践队步入了被誉为“最初中国”的核心展区,一段尘封四千余年的古国历史画卷在师生面前徐徐展开。大家驻足于恢宏的宫城基址模型前,感受着远古都邑的宏伟气象;凝神细观象征王权的彩绘龙盘、承载早期文字的朱书扁壶、用于天文测影的圭尺和立表等镇馆之宝,这些珍贵文物融合了智能制造技术,无声地诉说着先民卓越的智慧与创造力。在人类已知最早的天文观象台遗迹前,队员们更是深深感受到了智能制造工程与古代文明的结合力量,博物馆运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等技术,完美诠释了“敬授民时”的古老智慧。最后,师生们移步至多媒体体验厅,身临其境地观看了展现陶寺先民生活的3D复原影片。影片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栩栩如生地还原了四千年前的生产劳作、祭祀仪式与社会风貌,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文明进行了一场沉浸式对话。
此次陶寺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文明溯源之旅,更是一场生动的国情科技教育课。实践队队员们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明的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是涵养文化自信、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家一致表示,将自觉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努力将智能制造技术所长融入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广阔天地,为赓续中华文脉、助力民族复兴贡献坚实的智能力量。



图片来源 | 新媒体
文字来源 | 新媒体
图文排版 | 杨程婷
责任校对 | 刘 晋
二审 | 韩丽娟
三审 | 赵春江